今天去農委會聽了一個研討會,很有趣,也覺得有另一番思考,所以決定把今天聽的東西整理下來,跟大家分享。

在整天的研討會裡面,最讓我感動的,就是一張投影片,那張投影片裡的每個人,都展開著笑臉,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老年人。

如果台灣的農村也可以充滿這樣的笑容,就不會放任這麼多汙染性的開發案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了吧...

今天的研討會主講者,是日本彩株式會社的董事長,他靠著賣葉子,讓整個農村再生,也讓農村裡生活的人,對於自己生活的地方很有自信,因此他寫了一本《對了,就來賣葉子!》的書。讓大家知道他開創這個事業的整個經過。
大家都知道,台灣跟日本一樣,都是小農為主的生產模式,農村裡高齡化情形越來越嚴重,年輕人多半不願留在家鄉,對自己的家鄉沒有自信,這跟現在很多重大開發案設置地區的人民一樣,都希望外地子孫回流,也希望可以改變農村沒落的事實,但選擇的不同,所造就的,就會是不同的結果。

橫石先生認為,農村沒落最主要的原因,其實可分為幾點:

不願嘗試改變,因此維持傳統的生產方式
生產的作物與銷售的通路無法連結,造成生產者每天都在田裡辛苦的耕作,但種的東西不一定銷售的出去
資訊的不流通,延續上一點,生產者不知道消費者的需求,而消費者也買不到想要買的產品
農村高齡化人口找不到自己的定位,因此每天只等著領津貼,泡茶、聊天、講八卦
負面思考,對農村的無自信,認為農村無法發展


他認為農村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,但到底該如何改變呢,他提出幾點看法:

正面的思考,尋找地區的資源與特色,進而再發揮,就像他的家鄉在賣葉子一樣,很多東西在鄉下稀鬆平常沒人注意,但在都市裡卻會被當成寶貝
建構商品、人和地區可以發揮的舞台
讓當地的人找到自己的定位,對自己的家鄉有自信,讓高齡者有工作可以做
資訊全面化,建立平台讓產銷之間零距離,主要是靠網站的建立,生產者要知道消費者想要的是什麼,進而生產市場上所需要的產品,並且教會當地的人用網路,利用這個平台把這個地區在當地的產品發布,需要的人就會在網路上下訂單,可以接單的人就用滑鼠按下,先按先贏,這樣就不會有產銷失調的問題
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,從需求者的角度去思考,如何更加食用或更加吸引人,並且結合二三級產業,讓農業不只是一級產業,可以擴展成三級或是六級的產業
認為大規模經營是不對的政策,而應走向高價值多品項的農業,因為按照傳統的模式的大規模經營,若生產了很多市場上所不需要或是超量的作物,對於生產者而言是更痛苦的
農村必需有外地的人才進入,帶進農村所沒有的觀念,才有改變的可能,一旦改變,才有可能重新找回農村的生命力,並讓居民喜愛自己居住的地方,讓世代子孫或是外地人都願意留在這裡
農業的宣傳是很重要的,飲食的教育也是農業重要的一環,讓消費者知道各種農產品的優點,農業就是醫學,知道農產品的優點就知道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可以吃什麼,而不用吃藥

橫石先生在演講的過程中不斷強調,農業是主動積極的競爭型產業,而非過度受到保護的產業,因為農業是具有競爭性的,農產品的價格是可以很好的。又提及資訊傳播的重要,提醒我們,要隨時注意身邊的小事,驗證後實行,才有成功的可能,在這個過程中,我不停的在思考,這些概念不僅是用於農業,似乎也可以用在很多地方,環境運動、甚至是一些事務的推廣。


寫出來的感覺跟現場聽果然還是有落差= =

http://biocpc.pixnet.net/blog/post/30076477

落落長,下篇再繼續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oooo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